Q1:為什麼要有跟蹤騷擾防制法?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,偶爾會聽到或遇到,身邊的朋友,被愛慕追求者、不名人士跟追的情況,從上班、上課地點,一路跟蹤到回家。
在一些中國神話故事裡,一名年輕女鬼魂晚上回家見家人,無意間造成騷動,被村民抓入袋中丟入井中。古埃及人的文化中,在誕生、死亡和往生這三方面皆有著十分詳細的想像。
毫無疑問地,吉爾伽美什害怕死亡,他不想終有一天要前往死後世界。在《在死後世界裡的吉爾伽美什和恩奇都》(Gilgamesh and Enkidu in the Netherword)故事中提到,死後世界的陰影需要生者在他們的墓前獻上祭品和祈禱才會滿意,而且願望很簡單直接,就是是愈多愈好。男子後來給亡妻寫了一封信,並將之放在亡妻墓裡。他在後跟隨鬼魂來到了花園,鬼魂就不見了。勒布斯麥格跟孔蘇梅布說,他的墳墓被破壞了,從此再無法收取任何祭品。
阿基尼斯跟他說: 眾神見證,我寧願回到現世當某個人的奴隸-就算是個又髒又窮的農夫的奴隸,起碼也是個有生命的人,也不想在死後世界成為統治那些沒有呼吸的人的王。如同古埃及人的想法一樣,如果葬禮處理得不妥當,死者是不會就這樣升天,繼續徘徊在人世,期望得到救贖。核四公投如果不通過,繼續非核家園會發生什麼問題,反方一直沒有回答這題。
苗博雅一開場就坦言,今天的任務是要用最白話方式,讓每位國家主人清楚了解核四公投要投不同意。事實是核四根本沒有完工,核四有2個機組,二號機從來沒有完工,還拆了1700個零件,裝在一號機裡,為什麼要這樣,因為一號機雖然號稱完工,但花了7年時間,都沒辦法通過原能會國家的安全試運轉測試的安全審查認定,這叫做核四已經完工? 黃士修表示商轉只需3年,可是說明會中他又改稱5年,剛剛聽到最新說法要6年,理由書跟說明會之間說法變來變去,到底真相是什麼? 核四硬體缺失多到罄竹難書,包括反應爐焊接裡沒有原廠證明,為主體過壓保護系統不符合原始設計要求,有1297項安全系統電器設備抗輻射能力不符合安全規範,還有141個安全通風系統防火門不符合美國法規標章。而一個理性的投資案,必須做好規劃,包括財務、技術可行性、成本跟效益的合理評估,我們才能夠把納稅人的錢投進去。而涉及在台爭議超過20年的核四電廠能否重啟,是討論度最高的提案之一。
黃士修進一步拿出重啟規劃書,表示反核方把甘特圖拆開,把每個長條圖接過去變成15年,文組都笑死,美國核電廠封存28年,而且封存前只蓋到一半,才花9年時間就重啟,核四廠目前只封存7年,重啟不是問題。再來,黃士修表示核四已完工的一號機,不需要建廠執照,2到3年就能放燃料棒,進度九成的二號機則需要5到6年,正好申請建廠執照,地質調查跟環評可以同時進行,時間剛剛好。
而是,這是一個失敗的投資案,核四公投不同意,最基本的原因是基於財政紀律角度,這已經是徹底的失敗投資案,讓納稅人賠了3000億,如果不即使停損止血,反而加碼投資,會造成國庫、納稅人更大損失。另外,黃士修拿出國際仲裁案,表示台電與美國奇異(GE)公司為商業求償問題打仲裁官司,2018年宣判台電一面倒敗訴,如果GE設備有問題就會敗訴,因此GE設備沒問題。苗博雅表示,核四本質就是政府的電力公司投資案,核四要不要繼續蓋、蓋到完,最大問題並非核能技術好壞,也不是台灣發展核能與否。核四亂蓋,投資失利,已經損失3000億,從成本、效益面,都不該再繼續加碼,在財政紀律、理性立場,現在都是停損止血避免更大損失的時候。
黃士修更表示,老家在宜蘭,而雪山隧道貫穿六條斷層,其破壞力跟反方跳針的正斷層完全不同。經濟部說重啟核四要花800億元、1000億元,現在匡到2000億元,而核四商轉5年就賺回3000億的建廠成本,多轉3年,連追加預算都賺回來。問一下地質學家,雪隧通車十幾年,運量、人流極大,怎麼沒跳出來大喊廢除雪隧,有把人命放在眼裡嗎?沒有,你們是雙重標準。而且這個金額未來還會再更高。
黃士修:核四公投是安全核廢料跟殺人空污的對決,反核的代價是空污得肺腺癌 黃士修強調今年公投,媒體版面極少討論空污,但中南部的鄉親朋友,每天都飽受空污之苦,每天都有人因為肺腺癌死去,「核四開起來,中火關一半」,黃士修表示大家需要的僅是乾淨空氣。最後,苗博雅還是強調,任何政府投資案,最基本問題兩個,第一要多少錢,第二要多少時間,正方說法變來變去,根據原能會評估,核四要能運轉至少還要10年,而環團的評估很可能是15年,說不清楚多少錢,不知道什麼時候有收益的投資案,大家敢把幾百億投資下去嗎?我們國家真的這麼有錢嗎? 不斷追加預算,就是始終將不清楚什麼事後要多少錢才坑玩工,這提案在我看來就是標準錢坑提案。
其實我們講了這麼多,回歸原理。可是這些人數學不好,核四每年發200億度乾淨電力,40年就是8000億度,除下來發現,證明核四每度電包含核廢料處理只要1.46元。
黃士修也談電價,表示核四一度電,根據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報告提到,算出運轉40年,包括追加預算、燃料成本、維護營運、核電廠除役,核廢料處理,總共要花1兆1千256億元。比如說,其中表示核四已經完工,而且3年就能商轉。黃士修講來講去,都講不清楚兩件最關鍵的事情。我們說的不是十幾、二十萬,不是一、兩百萬,而是五百億、八百億、一千億的金額。今日「重啟核四案」說明會由許惠峰主持,正方代表人為公投領銜人黃士修,反方代表人為社民黨籍台北市議員苗博雅。第一,續建核四,到底要投資多少錢?第二,續建核四,我們還要等多少時間,核四才能順利發出第一度電,而且是安全的? 首先,先來看核四公投理由書,這裡面短短幾千字篇幅,就能找出很多不實資訊
別人是做了詳細幕後工作後的精準開發,而你是複製貼上後不斷群發,製造垃圾郵件,這種情況下,哪怕你再努力,花再多時間,結果都不會逆轉。瞭解了情況後獲悉,他只是偶然在網上發現了我寫過的一些文章,透過論壇看到我的一些帖子,然後搜索了我的相關資訊,發現我曾出版過幾本書,還在做米課線上課程,就索性一股腦兒都買了。
我們會發現,許多知名人士都有大量閱讀的習慣,每天再忙都會翻幾頁書,一有空閒就要閱讀。一個初三學生怎麼會有興趣瞭解外貿方面的內容?明明還有很長的時間才會步入社會,為何現在就開始學?很多工作許多年的外貿人或許還在猶豫,可這個初中生已經會核算成本,還得意地算給我聽。
很多時候大家是不同賽道的競爭,起點不同是沒有可比性的。就像再好的賽車也無法跟飛機拚速度,再好的飛機也無法跟火箭拚速度。
再如,早知道的話,就在很多年前果斷買房,不觀望,不聽信親戚朋友的胡亂建議。這種抽絲剝繭的思維方式真的是驚到我了。透過一本書,我們能接觸到作者的想法和經驗,觀點和特質。我們要學的不僅僅是跟工作有關的內容,更多的是為人處事的方式,解決問題的能力,談吐和氣質。
這個發現讓我很驚訝,初三的孩子學什麼外貿方面的內容,看似太早了,也沒必要。成功需要在努力的過程中,不斷優化技能,不斷更新思維。
別人身居高位,日理萬機,難道不比我們忙?我們憑什麼說自己沒有時間?這都是給自己的思維懶惰找藉口。第二,學習是終身的事情 很多人在大學畢業後進入工作崗位,工作多年都沒看過幾本書。
」 關於「後悔沒有早知道」,如果只能給三個建議,以我經歷的事情,我會給出以下三個建議。如果買砸了,就算自己投資失敗,這個損失也不大。
前段時間偶爾得知,我年齡最小的學員當時正讀初三。結果,沒有早知道,又少賺了數百萬。除此之外,還要學習如何終身學習。誰又能在當下突然想明白也許很多年後才會想清楚的事情? 例如,早知道的話,就在做外貿之初好好學習毅冰的書和課程,快速入門,早學早受益,少走彎路,節約大量摸索的時間。
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核心價值,比較是沒有意義的。我整理成文字,希望給更多的讀者一些實實在在的內容,也希望大家可以用心思考和衡量自己的現狀。
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那麼多的「早知道」,沒有試錯的經歷,又怎會知道對錯,怎會有更好的選擇?人生沒有那麼多「如果」,沒有辦法重來,假設性的事情是不存在的。做外貿,公司大小不重要,都是靠自己。
總之一句話,不要做行動勤奮但思維懶惰的人。因為如果在網上看各種資料,還需要去甄別內容,學錯或者白學,時間成本更大,帶來的損失更高。